Copyright (c)2004-2014  XX企业的网站
沪ICP备XXXXXXXX号 All Rights Reserved
全站导航
当前位置:













蒙古病名“萨仁和热日·额卜得胡”是指妇女在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,下腹部有较剧烈的疼痛,并随月经周期而发作的一种病症。多见于青年妇女。
        现代医学中的子宫发育不良,内分泌失调,生殖器炎症,子宫肌瘤,子宫内膜异位等,凡有痛经表现者,均可参照此处内容辩证论治。
       病因病机:痛经主要是由巴达干,赫依,粘虫3个内因而发。外因有经期不注意卫生,冒雨涉水,饮食生冷,久居阴湿之地而巴达干偏胜,客于三舍;或情志不畅,思虑过度而赫依偏胜,扰犯三舍子宫;或久病虚弱,多产房而赫依、巴达干交搏于子宫等。这样宫内血停气滞,正常运行受阻而发痛经。
       辩证论治:本病的临床特征是经期小腹疼痛,随月经来潮而发作。疼痛可引及全腹或腰骶部,或外阴、肛门附痛。一般疼痛多发生于行经第一二或经前期一二日,随后即逐渐减轻或消失。疼痛剧烈时患者还可发生面色发白,身出冷汗,恶心,呕吐,疲倦,心悸,气短,甚至昏厥。痛经的治疗先识别其属性,然后根据属性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。
巴达干偏胜证:证见小腹冷痛,经水量少,色紫黑而有血块,畏寒身冷,胸满腹胀,脉沉迟,尿清而气味淡,舌苔白腻等症状。此系巴达干偏胜,寒邪客于子宫,气血运行受阻而致。治宜祛寒除巴达干,暖宫止痛,以那仁满都拉-11主治。
 赫依偏胜:证见小腹胀痛,喜按,经水量少,色淡,心悸,头昏,脉芤,尿清长,舌红等症状。此系赫依偏胜,侵及子宫,上犯心系所致。治宜镇赫依,和宫止痛,以苏格木格-7主治。
 夹粘型:证见疼痛较剧,恶心,呕吐,身出冷汗,面色苍白,脉滑数,尿微黄而气味中等,舌苔薄黄等症状。此系巴达干、赫依伤及子宫,粘邪侵袭,使气血受阻而致,治宜杀粘止痛,以那如-3主治。
病例例举例:* * *,女,20岁,1999416日就诊。患者诉一年前因冻而开始痛经,每次行经均致小腹憋胀加刺痛彻腰骶,不能坐卧,经水或多或少,色紫黑有块,每次都因块下而痛减。现行经半天,量少色黑,小腹剧痛,面色苍白,恶心,心悸,口干,脉沉弱,尿清而气味淡,舌苔薄白。辩证分析:此系巴达干、赫依偏胜,寒邪夹粘,侵犯子宫,使气血运行受阻而致之寒粘性痛经。故治宜祛寒杀粘,暖宫止痛。处方:早:那仁满都拉-11,午:乌力吉-18,晚:苏格木勒-7与那如-3的合方,用查干汤作引子,连服用一周。二诊,本次月经共行五天,经净痛减,无其他不适。晚方减去那如-3和查干汤。继续服用二十天。三诊,无任何不适,为迎治经水,又投第一次用方,即晚方加服那如-3和查干汤,连服一周。四诊:服药第三天开始行经,现基本停止。本次行经小腹没有出现疼痛症状,只有些不适感,经水量中等,色淡,无血块。处方有效,故早、午方未改,晚方改成萨丽嘎日迪,继续服用一个月。如此调治先后七十余天而痛经停止。